腹胀脾胃虚弱中药方剂加减
腹胀是指腹部膨胀、胀气感,常常常常伴随着腹部胀满、痞块、肠鸣等症状,常见于消化不良、脾胃虚弱、饮食不节、情绪波动等原因导致的肠胃功能紊乱。中医认为,腹胀可分为饮食性腹胀、气滞型腹胀、湿滞型腹胀、虚弱型腹胀等,因此,治疗腹胀需针对其不同类型进行辨证施治。
腹胀和脾胃虚弱有很大的关联性。脾胃虚弱是指脾胃运化失常,表现为消化不良、胃肠功能失调等,其病因多与饮食不节、过度损伤、情志失调等有关。因此,治疗腹胀需首先改善脾胃功能,消除脾胃虚弱的症状。中药可以具有温中健脾、消食化湿、化痰散结等功效,因此针对腹胀脾胃虚弱,可以选用一些具有以上功效的中药进行配方。
中药方剂
1. 保和丸加减方:生薏苡仁30g,泽泻15g,橘红9g,陈皮9g,白术15g,砂仁9g,甘草6g,枳实9g,半夏9g,麦芽60g。泽泻和枳实为清热利湿,生薏仁、白术、陈皮为健脾化湿,橘红为行气,砂仁为理气化湿,半夏为降逆散结,甘草为调和各药,麦芽为化食助脾。
2. 大建中湯加减方:生姜黄20g,苏叶20g,陈皮15g,半夏12g,炙甘草6g,白术15g,大枣6枚,干姜6g,白薇皮15g,桂枝9g。苏叶为透表理气,陈皮为燥湿化痰,半夏为降逆散结,白术为健脾温中,大枣为调和营卫,干姜为温阳化湿,白薇皮为利水消肿,桂枝为行气化湿。
3. 二陈湯加减方:陈皮15g,半夏15g,苍术15g,厚朴15g,桂枝9g,生姜15g,炙甘草6g。陈皮、苍术、厚朴、半夏为燥湿化痰,桂枝为行气化湿,生姜为温阳解表,炙甘草为调和各药。
4. 真武湯加减方:泽泻15g,杏仁9g,陈皮9g,桂枝9g,白术12g,白茅根15g,姜半夏汤:生姜9g,半夏12g;炙甘草6g。泽泻和白茅根为清热利湿,杏仁为化痰平喘,陈皮为燥湿化痰,桂枝为行气化湿,生姜为温阳解表,半夏为降逆散结,白术为健脾温中,炙甘草为调和各药。
高血压化痰的中药方
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,主要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,容易伴随着头痛、眩晕等症状。高血压的病因多种多样,包括遗传因素、饮食失调、情绪紧张、过度劳累等。中医认为,高血压多因肝肾阴虚、气滞、湿热、痰浊等原因导致,因此,治疗高血压就要针对其病因进行调理。
化痰可以使体内痰湿得以消散,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症状。中药中具有化痰效果的药材有陈皮、苏子、桔梗、枇杷叶等。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挑选合适的中药进行配方。
中药方剂
1. 十全大补汤加减方:人参20g,当归20g,黄芪20g,白术20g,茯苓20g,炙甘草6g,陈皮10g,枸杞子10g,苏子6g,熟地20g。人参、当归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陈皮、熟地既能补气、补血,又能舒肝、安神,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,枸杞子、苏子则能补益肝肾、润燥、化痰,炙甘草则能调和各药。
2. 神曲丸加减方:神曲30g,白术9g,苏子9g,陈皮9g,砂仁9g,山楂9g,枳实9g,泽泻9g,甘草3g。神曲可以降低血脂、降压、降糖、健脾等,白术、陈皮、泽泻、苏子、砂仁、枳实则可燥湿化痰,甘草为调和各药。
3. 平胃散加减方:薯蓣20g,陈皮15g,白术15g,泽泻15g,香附15g,砂仁10g,苏子10g,甘草6g。薯蓣为润肺化痰,陈皮、白术、泽泻、香附、砂仁、苏子均为燥湿化痰,甘草为调和各药。
总体而言,针对高血压和化痰,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,中药方剂加减非常重要。同时,注意合理饮食、适宜运动以及调节心态也是治疗高血压和化痰的重要措施。 如果你喜欢我们三七知识分享网站的文章,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知识分享网站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!https://www.ynyuzhu.com/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